今天看到了这个新闻,进去看了下,对照着爱词吧翻译聊了下,他们的老外都是在网上泡妞,呵呵!
网址:www.omegle.com,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!
国内出了山寨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半个多月国内Omegle山寨们的故事:
陌路人(
路过的(
聊一会儿(
在乎(
Omegle二周爆红 陌聊网站悄然问世
2009-04-21 14:04 来源:艾瑞网 作者:佚名 浏览量: 482 评论:0 条
核心提示:上周,在美国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小网站突然暴红,大家都在讲它的故事。这个网站叫「Omegle」(
上周,在美国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小网站突然暴红,大家都在讲它的故事。这个网站叫「Omegle」(
不必登入,不必写名字,只要「按」下「开始聊天」的按钮。有谁不敢按的或懒得按的,请告诉我。
这个网站,有多红呢?
上上个星期三Omegle才刚刚开站,第一天只有100个人过来,据说创办人已经很高兴,觉得这个网站已经成功了!
现在过了两个星期,根据我引用的这篇报导,Omegle已经疯狂成长变成了一天有15万人的网站,同时上线人数大约是2500位。可怕的是,这个数字已经旧了,我今早使用的时候,这个网站同时上线人数已经达到4085位,换句话说才短短几个天,它又有再加倍的爆量成长。各位可以再观察一下下周的状况。
更夸张的是,这个网站的创办人叫Lief K-Brooks,今年只有18岁,今年秋天才要上大学。我一直在找寻「愚人节」的痕迹以防被骗了,但目前还没找到。这位年轻人早在西元2001年就开始做网站,想想那时候他才11岁而已,就做了一个叫「e- critters」的网站,让画家可以把动物的图片上传、分享,然后其他人可以「虚拟认养」这些动物,蛮天真的点子,但对一个11岁的小朋友来说,原本应该买玩具的年纪,已经真的很猛了!
也别小看这个18岁小朋友–
他这个Omegle网站虽然简单,但要支援这么一个流量多而琐碎的「聊天室」型网站,而且是一对一的聊天室,在这么多同时上线人数猛操之下,似乎目前整个网站速度都还ok。所以,这个网站不只是一个网站,Lief自己受访时也提到他早对这种流量有了「准备」。当然若流量再继续爆涨下去,他一定得赶快再做更大的架构上的调整。不过,他恐怕没时间搞这些,因为这个18岁学生现在就像那个「百万网站」的英国大学生一样,排满了各国记者要找他谈,周二才和纽约的记者谈过,马上又要和澳州的记者谈。他太年轻,显然并无意让这个网站变成一个商业体,所以他在首页还写着:「Omegle也在征才!……也帮它的创办人应征其他工作!」
我相信,许多读者看到这边一定会扼腕的想:「Omegle这个点子……我以前想过!」
「想过类似的点子!」
说不定,您的第一个点子就是Omegle。但这位年轻人不同,他不只有点子,它做出来了。这位年轻人说他做Omegle这个点子,目标只是把「不同兴趣的人结合在一起。」他认为现在的网站都是把相同兴趣、相同调性的人才在一起,陌生人要接触、碰撞很不容易,所以他做出一个「最容易碰撞」的平台,你只要按下「开始聊天」就可以开始一段陌生的旅程,而这旅程不会花你太多时间,最多十分钟,就如同我和这位好像是住在俄国的陌生人,在台北时间今天早上的对话一样:
当然,你问,Omegle这个网站会继续红下去吗?
以我来说,我抱着好奇的心过来一看,也就走掉了。事实上,即便我真的再回来玩第二次、第三次,可能也是某种重温1990年代的AOL网路聊天室的「怀旧心态」,再几次,我可能还是走掉了。
不过,Omegle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讯息:
既然它,还是能够促使你、我、他开始「想玩」,而且至少同时有4000多人在全世界都这么想玩,表示大家都认为「和陌生人聊天」是一件够有趣的事,至少大家曾经「以为」它会是一件蛮有趣的事,只是,在进入Omegle,聊了以后,好像拆玩具发现玩具没这么好玩,才走掉的。
Omegle已经帮我们做到这里,已经证明这个「陌生人1对1」是有趣的,接下来,就要交给亚洲创业家去完成剩下的使命了!
怎么说呢?
美国人常喜欢用以下这种方式来形容某件成功的物品,它会说,「A物几乎就等于B物,with a twist」。这个「with a twist」的意思,就是B物可能和A物有「一处」不同,而一处因为是一个大关键,让B物可以重新再来一次A物的当年的大成功,或是让B物甚至更超过A物的成就之类的。 「With a twist」这句常听到的话,其实就说明了美国人的习惯──他们会搞一些很放、很创新的东西。而亚洲人不同,亚洲人比较会「解题」,而亚洲人的那种解题法,并不是「with a twist」就可以形容完的。这就很像要你形容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有何不同? Toyota就是比Ford好开,但它的「好开」,绝不是「with a twist」就可以形容完的。
现在创业家的机会来了,就像Omegle,美国人丢了一个问题出来:「人们明明喜欢和陌生人聊天,但就是『聊不久』,怎么办?」
这个题目,不可能用「with a twist」就解答出来,而要「二个twist」、「三个twist」…甚至100多个twists,修来修去、改来改去,最后做出一个很特殊的网站,这个网站,当你介绍它是,就像Omegle的说法一样,是一个「给陌生人互相1对1聊天的网站」,尽管说不出来一个「twist」,却就是一个真正堪用的网站!
同样的状况,当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在美国出来、却没有成功的网站概念上。亚洲创业家不要太贪心,别想一次用「with a twist」来搞定这个「百万习题」,耐心的多绕几圈,那个现在没人认识的新网站,岂止只是一天20万使用、同时上线4000人而已!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